日本国家队于昨日公布了东亚杯的大名单,长友佑都领衔,细谷真大入选,12人首次进入国家队,重点是无旅欧球员。尽管这套阵容基本上是全部日职球员的国内最强主力,但总体来看显然只能算“日本三队”,毕竟日本球员的旅欧人数仍在那里。
作为本届东亚杯的东道主,韩国国家队于6月23日也公布了大名单,这支韩国队由文宣宣、赵主基领衔,入选球员均为K联赛和日本职业球员,旅欧球员全部缺席。中国香港代表队7月1日官方公布了参加东亚杯的大名单,其中安永佳、李小恒、陈汉文等9名有效球员目前在列,而全新中国国家队也在带领主教练约尔杰的带领下,完成了在大连的集结。
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阵容,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国家队打下基础。东亚杯,曾经经历被中日韩三国足坛视为“小亚洲杯”的赛事,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
东亚杯的看似正处于失去,过去的竞争力和战略价值,其实暗含着“足坛三国”的另一种“深耕远虑”?历史荣光与当前困境 东亚杯遭遇“品牌危机”东亚杯所得遭遇的“品牌危机”,这一点在当下尤为明显。
这一项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2个年的赛事,变成了不断吸引人的“一级赛事”。翻开历史成就,韩国国家队获得了5次夺冠,中国和日本各两次夺冠,但由于曾经的激烈竞争,如今的东亚杯反而已成为了“中日韩、韩三国足坛的缩影”,正站在一个引人关注的历史节点上。
随着对东亚足球市场的不懈关注,国际足联以及亚洲足联将应当深刻反思如何让东亚杯重新找到市场价值,以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例如冷果、安永佳的首选,或者是香港双子星与文宣民的配合,都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议题。
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三国足坛的力量都是很有机会在东亚杯展现出全新的色彩。